二师铁门关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广缩行增密匀播技术,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夏日的第二师铁门关市焉耆垦区,麦浪滚滚,麦穗饱满,一幅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跃入眼帘。2024年,第二师二十一团2.1万亩小麦长势良好,有望突破去年平均亩产。
7月11日,记者在二十一团一连职工李平的高标准农田里看到,该团农业林业草原和生态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小麦长势、亩穗数、穗粒数等进行测产。二十一团一连职工李平已经连续4年种植小麦,讲起种植经验那是滔滔不绝。“我种了35亩小麦,以前是大水漫灌,亩产在500公斤左右,现在建设了高标准农田,节水、节肥,提高土地利用率,亩产可以达到700至800公斤。”李平自信满满地说。
二十一团一连副连长周志刚介绍,该连从2020年开始建设高标准农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的高标准农田格局基本形成。浇水、滴肥全部使用滴灌,作物水肥供给均匀,职工省心省力,不像以前大田漫灌,地势洼的受涝,地势高的受旱。“从建设高标准农田以来,粮食产量在持续增长,职工的种植热情也在逐年提升,今年推广应用了缩行增密技术,主要是原来从行距15公分缩短到7.5公分,提高土地利用率,达到增产增收”周志刚说。
近年来,二十一团党委严格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标准,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注重土壤改良,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自2019年以来,建设高标准农田配套建筑物157座;渠道20条,全长13.98公里;机耕道路32条,全长32.89公里;输电线路2.5公里。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首先改善了土地条件,其次在农作物管理上达到了节水节肥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这几年,经过国家的大力支持,我们二十一团8.7万亩耕地已经做到100%高标准农田全覆盖。为我们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二十一团农业林业草原和生态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王玲说。
粮食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第二师铁门关市自2011年以来建成高标准农田125万亩,已初步实现“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目标。今年,师市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38万余亩(含复播),其中5.53万亩春小麦采用缩行增密匀播技术。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缩行增密匀播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今年粮食丰产丰收夯实了基础。(尹立中 刘震 白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