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全国数字文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创新引领,协同发展-新华网
2024 07/13 18:56:30
来源: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全国数字文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创新引领,协同发展

字体:

  为持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以职业教育“一体两翼”为任务导向,进一步推动教育、产业、行业、科技全要素提质升级,赋能数字文化行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协同育人新生态。7 月 8日上午,由深圳烧糖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伊犁师范大学、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牵头的全国数字文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隆重召开。

  学院党委书记陈梅兰、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叶列吾别克·那克斯别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孙广琦、奎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红、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赵志强,以及来自伊犁师范大学、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科技局等政府、院校、企业代表百余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会,共同探讨数字文化领域产教融合的新路径、新机遇。

  

  学院党委书记陈梅兰在致辞中强调,共同体的成立是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的有效实践。希望各成员单位携手共进,戮力同心,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全要素全方位深度互动、双向赋能,将共同体建设成为共建、共享、共用的产教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为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希望政校行企共同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共建专业标准、课程标准、行业标准与技能标准等,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数字文化行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做出新的贡献。

  奎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红在致辞中表示,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扎实推进产教融合,自觉主动地融入产业发展中。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共享”赋发展之能、以“协同”聚创新之势、以“共赢”促融合之实。同时,对共同体的未来发展寄予了厚望,鼓励各方携手共进,为数字文化产业的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伊犁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热玛扎·依斯玛尔表示,伊犁师范大学作为共同体牵头的高等学校,将充分发挥牵头单位引领和示范作用,以产教融合共同体为依托,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发挥共同体整体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拓展更广阔的合作空间,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深圳烧糖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翊钧表示,产教融合是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作为企业中的一员,将积极参与共同体的各项工作和活动,担负起自身在数字文化行业中的责任和使命。

  

  在与会嘉宾的见证下,激动人心的启动仪式将大会推向了高潮。在璀璨的灯光和热烈的掌声中,领导和嘉宾共同为全国数字文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按下启动按钮,标志着全国数字文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启航,也象征着数字文化领域产教融合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随后,大会宣读并为第一届理事长、常务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成员单位授牌,为共同体秘书长、常务副秘书长、副秘书长颁发聘书。

  

  

  学院与广州风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甘肃烁光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风韵新媒体产业学院协议》《数字媒体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协议》。签订共建协议,是各方共同推动数字文化产教融合的坚定承诺,更是为培养高素质数字文化人才、促进产业创新发展而携手共进的有力见证。

  随后,举行了“科技赋能数字文化行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研讨会上,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徐绕山、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非遗学院副院长梅文兵、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教育行业总经理李强分别进行了专题研讨交流,研讨会由伊犁师范大学科研处副处长李文亮主持。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徐绕山教授在《高水平数码艺术专业群建设探索与实践》为题的报告中,分享了在探索高水平数码艺术专业群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创新举措。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非遗学院副院长梅文兵以《探索数字创意时代非遗传承创新的职教模式》为主题作精彩讲座,分享了在培养“精设计、懂科技、通商道、厚人文”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中运行“工学商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和项目制课程教学,以“一定位两结合三传四研五模块六重点”作为人才培养建设思路。

  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教育行业总经理李强以《数字产业学院建设运营与落地探索》为题进行分享,他表示,建设运营好数字产业学院,需要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国数字文化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是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是学院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落实“双高计划”建设任务的重要举措,学院向系统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学院将以全国数字文化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为契机,立足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为职教强国建设谱写新的篇章!(冯轲)

  

【纠错】 【责任编辑:张婧】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