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刀,人们普遍会想到厨师手中的切片大刀,把食材快速切成等量均匀大小、形状规整统一的样子,便于下一步烹饪。如果把切割的尺度放到分子级,肉眼看不到也很难觉察出来的尺度上切割汽油,需要怎样的一把“刀”呢?
“从分子炼油角度,将FCC汽油通过窄馏分切割,添加引发剂,就可以实现活性烯烃的定向转化,形成附加值高,有市场前景的功能性材料,同时降低FCC汽油的烯烃含量。这是我们团队近三年来重点研究的课题。”1月8日,在乌鲁木齐石化公司研究院新材料团队的实验室里,副主任魏书梅说。
2020年,“新材料室”作为公司“三新”事业主攻团队正式成立,魏书梅是团队带头人,聚集了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学等专业背景的“90后”科研人才。团队成立伊始就明确目标,在进行科研探索的同时,加速实现成果转化,服务企业和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在分子尺度上切割汽油,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汽油中的烯烃在长期高温作用下,会在喷油嘴、进气阀处形成积炭,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汽油中烯烃含量高,还会增加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对企业发展来说,更是意义重大。近年来,绿色革命方兴未艾,新能源异军突起,炼化行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迫切需要企业加速转型升级。2020年,研究院新材料室选定“汽油降烯烃富产功能性材料的可控性制备方法及改质调和汽油与功能性材料”作为课题之一展开攻关。
越是前沿领域,可借鉴的经验越少。现有的工艺流程复杂、能耗高、反应条件剧烈,要想实现既定的目标难度很大。一支科研团队,如何持续保持创新能力、不断攻克难关?魏书梅说:“需要有敢为人先、自主创新的精神,还要善于凝聚团队的力量,集智攻关。”
按照设想,他们要通过不同分子量的切割,引入引发剂,实现活性烯烃的定向转化。一方面可以降低汽油烯烃含量达到提升汽油品质,符合当前环保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将汽油的活性烯烃转化为不同功能的新材料,性质用途变化无穷。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通过工艺条件实现精准控制,是此次研发的难点也是重点。”研究院化工新材料室工程师孙佳钰讲起研发过程时说。
试验过程中,聚合反应剧烈,反应条件苛刻,要求试验人员特别小心和专注。“每一次试验方案都要精心设计,取得的结果是下次试验设计的基础。”魏书梅说,她带领研发团队为实现“可控性强”这一项,做了大量的试验并成功摸索出了每一项工艺条件。历时三年,2023年12月20日,《一种汽油降烯烃富产功能性微球材料的方法》首次申请PCT国际专利并通过集团公司的评审。
对于一项科研成果来说,获得专利远远不是终点。“我们的愿景不仅是研究方法,而是将它作为一个平台,开展更多的探索,衍生出更多的新材料,培养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让我们企业造出的产品更有竞争力。”魏书梅说。(邓芸 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