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千里,光耀大地,曾经人迹罕至的戈壁滩诞生新疆首个国家第一批大型清洁能源基地;
厚植生态,茫茫林地,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卡拉麦里、雪域高原昆仑山即将升格为国家公园。
近年来,新疆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撬动绿色发展新支点,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绘就天山南北绿色发展新画卷。
逐“绿”前行
产业结构加速升级
眼下,在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八钢低碳冶金试验平台技术团队持续推进工业试验,完成后将达到炼铁工序减碳30%的能力。
“技术攻关路线图十分明确,就是极致地降碳,并最终实现碳中和目标。”宝武低碳冶金试验平台首席专家田宝山说。
在八钢,正在运行的疆内首个绿色清洁运输项目,2021年12月落成启用。截至目前,与传统燃油燃气重卡相比,碳减排量4000多吨。八一钢铁文化工业旅游景区,没有灰尘弥漫,不见煤粉飘落,自然山水和工业生产线交相辉映,成为第二批新疆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逐“绿”前行,八钢驶向的是更加广阔的“蓝海”。
近年来,聚焦“八大产业集群”,新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工业领域重点企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唱好节能大戏,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哈密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这几日正在赶订单。该公司已建成日生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生产过程中综合利用当地电厂废弃物、粉煤灰及周边企业产生的废渣,实现了循环利用。
今年,新疆产业体系绿色化发展全面提速,工业企业实现向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管理精细化转型。目前,新疆共创建自治区级绿色工厂146家,自治区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家,开发自治区级绿色设计产品53种,推动建设绿色园区10家。此外,还建成国家级绿色数据中心2家、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8家,企业绿色制造内生动力进一步得到激发。
科技创新
撑起绿色制造“基本面”
120微米——这是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石河子众金电极箔有限公司电极箔的厚度,比一根头发丝直径稍粗一点。“我们是国内电极箔领域首个全流程智能控制数字化工厂。”该公司副总经理白晶自豪地说,“产品性能指标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石河子众金电极箔有限公司开发出国内领先的化成生产线,效率提升28%;开发行业领先的700伏以上超高压生产工艺,实现效率提升5%,电耗同比下降10%。
作为首批国家级“绿色工厂”示范企业,2022年,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推动16项重点用能技术节能降碳项目,全年实现节能1.2万吨标准煤、减碳4.2万吨。同时,通过积极开展新能源替代交易等方式,实现消纳新能源电量9.35亿千瓦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当前,填补新疆光伏电池制造产业空白的新疆未来双碳能源有限公司3吉瓦高效N型TOPCon电池绿色制造项目正在全面推进,整个项目采用了绿色制造全自动智能生产线。TOPCon电池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N型电池,特别适用于大型地面光伏电站的应用场景。与传统的P型电池相比,同等规模的光伏电站占用土地更少、建设成本更低、组件寿命更高,能够带来更高的发电收益。
在哈密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正向“建成全国新能源装机最大的地级市”目标挺进。
“新疆以重大工程和项目为牵引,以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建设为纽带,带动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转型,支撑起绿色制造的‘基本面’。”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节能处副处长余博说。
追“光”逐“绿”
绿色生态有新“钱”景
不久前,布尔津县与陕西绿能碳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约核证碳单位购买事宜,标志着新疆首个国际自愿减排标准(VCS)草原碳汇项目成功交易,交易额1976.5万元。
此次成交的是布尔津县200万亩草原碳汇一期项目,共97.5万亩,产生的碳汇量为67万吨。据测算,布尔津县200万亩草原碳汇项目在40年项目计入期,将累计产生约800万吨碳汇量,静态总收益约2.8亿元。
林草碳汇,让绿色生态有了新“钱”景。
据了解,在新疆生长的一棵成年榆树,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8公斤。当成片林地吸收的二氧化碳量通过碳汇机制实现市场交易时,就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绿色收入。有了这笔收入,森林和草原就实现了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
“新疆林草碳汇开发,尤其是草原碳汇开发走在全国前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碳汇处处长徐干君认为,小到一根草、一棵树,大到整个自然生态系统,都有发挥碳中和的价值。
前不久,中国华电北疆乌鲁木齐100万千瓦风光基地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是新疆首个“风光火储”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也是国家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每年可新增绿电25亿度、节约标煤8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10万吨。
追“光”逐“绿”,新疆正围绕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产业赛道上全力竞速。
长风破浪,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