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新疆必须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既是共识,更是奋进的指引。
一年多来,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新疆新增两个国家级高新区;新疆首个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怀柔实验室新疆基地获批建设;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技术合同成交额创历史新高……
这一系列成就意味着新疆科技创新的潜能逐步被挖掘,创新动能愈加强劲,创新型新疆建设全面提速。
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7月17日,阿克苏地区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培训——阿克苏地区发展改革委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围绕阿克苏阿拉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培训。
“只有对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和路径认识更清晰,思路更明确,才能把阿克苏阿拉尔高新区打造成为南疆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新高地。”这是与会者的共识。
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副厅长王成说,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的“强磁场”,它能推动企业创新,加快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抓好创新平台建设,才能发挥好创新的裂变效应,真正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2022年4月召开的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指出,要强化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在新疆设立创新基地,全国重点实验室在新疆布局建设。
随后出台的“科技创新26条”也明确提出,培育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增强自治区创新平台支撑能力,试点启动建设新疆实验室和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后两个月,克拉玛依国家高新区获批建设;一年后,阿克苏阿拉尔国家高新区获批建设,实现了南疆地区国家高新区零的突破。至此,新疆拥有国家高新区5家,省级高新区16家。
一年多来,在全区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怀柔实验室新疆基地、光伏材料与电池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获批建设,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成立新疆枣产业发展研究院,新疆棉花技术创新中心、水资源高效利用新疆实验室创建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王成介绍,这些高能级创新平台聚焦新疆“八大产业集群”建设,凝聚国内外顶尖科研力量,在更大范围内配置和利用创新资源,致力于突破我区产业发展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难题,最大限度释放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必将为创新型新疆建设蓄积无限动能。
科技成果转化规模显著提升
7月21日,奇台县西北湾镇二屯的百亩小麦高产示范田里传来好消息,冬小麦新品种新粮169经专家组测定,亩产813.9公斤,刷新新疆优质小麦高产纪录。
新粮169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历经10余年共同选育的新品种,这一成绩不仅是科企合作的最好见证,也是我区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取得的硕果之一。
为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一年多来,出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办法》,深入贯彻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的实施方案》等,加快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
与此同时,我区不断加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2022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技术转移机构管理办法》印发,同时认定我区首批27家技术转移机构。在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励下,2022年,全区认定技术合同2023项、成交额32.08亿元,同比增长50.68%,创历史新高。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情况直观反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和技术要素市场活跃程度。”自治区科技厅成果转化与科技奖励处处长吐尔逊江·哈力克表示,这说明,我区技术市场活力持续释放,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规模显著提升。
数据是最好的印证。以新疆农业科学院为例,今年上半年,该院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收入2000万元以上,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选育的棉花新品种源棉8号转让金额500万元,加工番茄新品种转让金额495万元。
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不只是效益,更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科研。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区研究开发人员约4.2万人,创历史新高。这一数据不仅折射出日益优化的创新创业环境,更是我区实施全方位人才政策加速释放“虹吸效应”的具体体现。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2022年,我区大幅增加财政科技投入,设立100亿元新疆人才发展基金,新增20亿元科技经费投入,启动实施“2+5”重点人才计划……一系列重磅人才新政展示了新疆求贤若渴、广聚天下英才的诚心和决心。
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角”
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作为创新的主体,企业应该如何把创新要素根植到企业发展全过程中,让企业创新活力充分迸发?
去年召开的科技创新大会明确了方向——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一年多来,我区积极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政策、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同时积极引导全疆14个地(州、市)实施高企奖励政策,与自治区高企奖励政策形成叠加效应。
落实优惠政策的同时,自治区科技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制定任务清单、路线图、时间表。在“孵、育、引、壮”四字上下功夫,构建科技型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型、全周期引育体系。
截至2022年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368家,同比增长43.4%,数量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已完成第一批共计457家的认定工作,科技型中小企业已完成3批次评价工作,共计1228家企业取得入库编号。
新疆天山红药业有限公司2022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副总经理杨海平认为,这让公司发展的底气更足了,“‘高企’这张名片,不仅意味着各项优惠政策,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为企业树立品牌、开拓市场,做大做强赋予了更强信心。”
量的增加仅仅是第一步。如何让企业转变观念,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激发企业主动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这是更重要的课题。
2022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创新联合体建设工作指引(试行)》印发,明确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同时出台一系列举措,明确加快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力度,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合作,提高企业牵头承担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任务专项等重大科技项目的比例,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
量的积累必然引发质的飞跃。在不久前公布的2022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119项获奖科技成果中,企业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成果50余项,占比超过四成。
创新潮正涌,奋进正当时。新疆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在赋能高质量发展,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的新征程上,新疆依靠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加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