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叶城二牧场位于喀什地区叶城县以南70多公里的昆仑山深处,海拔2200—4850米,属边境少数民族聚居团场、高寒地区。牧场依托雪山、峡谷、林海、草场等生态景观,擦亮杏花镇“国家级生态镇”品牌,挖掘潜在资源,大力发展林果种植,切实改善民生,将生态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牧场各项事业实现新跨越,职工群众生活和谐美好、幸福安宁。
苹果树结出“幸福果”
在海拔2200米的叶城二牧场,天空湛蓝,阳光明媚,可以清楚地看到远处的昆仑山,借助海拔高、光照充足、甘甜雪水灌溉、昼夜温差大等独特的自然条件,按照有机苹果栽培技术进行栽培,成功打造绿色有机“雪域红”苹果园7500多亩。
金秋时节,硕果盈枝。牧场园林连职工佧迪尔·吾斯曼家看着自家果园里挂满枝头的苹果,喜笑颜开。“果树长得一年比一年高,苹果产量也在增长。”
在种植果园的基础上,佧迪尔·吾斯曼还发展林下经济、庭院经济,养殖鸡、鸭、鹅、鸽子等禽类。佧迪尔·吾斯曼说:“我们种了90亩地的苹果树,又在果树下种植饲草、豌豆、苜蓿,还养了100多只羊。这90亩地的草足够喂羊了。”
佧迪尔·吾斯曼增收的信心更加足了,也加大了对果园的资金投入。他看到牛羊育肥市场行情好,加上又有养殖经验,于是通过种养结合,以种植为牲畜提供饲草料、以养殖为果园提供农家肥的生态方式,不用农药化肥,产出的苹果色泽光亮、果肉丰盈、全红脆甜。
近年来,牧场以经济发展、增强造血功能为中心,调整林果产业结构,以加快万亩苹果、红杏园基地建设为依托,扩大林果业规模;调优林果品种结构,实现林、草、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林下种植养殖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多样性。树木为家禽遮阴,是家禽的天然“氧吧”,通风降温、便于防疫、有利于家禽的生长,而放牧的家禽吃草吃虫,粪便肥林地,与林果木形成良性生物循环链。如今,昆仑雪域近万亩高山果园盛产的昆仑一品有机“金”苹果,远销广东、上海和哈萨克斯坦等地。叶尔羌河滋养数千亩杏树,一簇簇红杏果挂满枝头;蓝天白云下奔跑的万只牛羊,既成为牧场特色支柱产业,又描绘出一幅幅让人心生向往的美丽画卷。
牧场还积极推进生态工程建设,依托雪山、峡谷、林海、草场和(场部)果园等生态景观,以加快红杏园基地建设为依托,扩大林果业规模,盛产的有机果品远销外地,“闯”出一条发展与生态协调、富裕与美丽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拓展乡村振兴发展空间。
在牧场四连保鲜冷库里,一筐筐果肉饱满的昆仑红杏是今年7月底成熟采摘,储存在这里。昆仑红杏可以在冷库储藏3个月,能完好地保证新鲜度,将远销到广州、上海和北京等一线城市,十分受欢迎,一上市就抢购一空。
四连主要产业支柱是果树种植,连队没有储藏设施,在苹果收获初期,职工群众不得不尽快出售,客商也趁机打压价格,给果农带来不小的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兵团民政局驻四连“访惠聚”工作队积极与社会组织联系,协调广东省建筑业协会支援“三区三州”扶贫协作项目苹果冷藏、保鲜库项目落地连队,建设一座储存量约为60吨的苹果保鲜库,有效解决苹果的销售难题,增加职工群众收入。昆仑红杏、苹果的销售期不再局限于当季。
牧场四连职工亚生·巴拉提说:“没有冷库的时候,苹果不耐储存,销路不好。冷库建好了后,我们的苹果不愁销路,还可远销广东等地。”
在民生上做好“大文章”
除解决职工群众苹果销售难的问题,四连“访惠聚”工作队通过走访发现,连队基础设施不完善、个别群众家里房顶漏雨现象严重。去年6月9日,一场大风导致连队960平方米彩钢屋顶被整体吹翻,造成损失大约25万余元。兵团民政局得知灾情后第一时间给予支持与关心,并协调兵团慈善总会安排18.5万元的捐赠资金,修缮受灾房顶、农用车敞篷、院墙,并及时补充鸡苗和鹅苗,帮助职工群众全面恢复生产,用真真切切的行动重振信心。
牧场四连职工热孜·麦木萨说:“之前屋顶漏雨,我们就用塑料布盖上去。‘访惠聚’工作队来了之后,帮我们用彩钢板固定房顶,再也不害怕房子漏雨了。”
在牧场的“梦想教室”里,教师正在用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设备给学生讲解中华传统文化。这间“梦想教室”是四连“访惠聚”工作队协调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投资20万元在牧场学校建成的兵团第二个“梦想教室”,通过先进性、趣味性的学习,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新知识,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能力。
牧场学校校长蔺芬兰说:“‘梦想教室’建成后,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大家都愿意在这间教室里上课。”
如今,走在牧场阿克其河滨河大道上,一条新修的柏油马路贯通南北,为职工群众增添了一条健身观光大道。2021年,牧场修建环城镇闭环路、生态果园观光道路、滨河大道等共计36公里的城镇及支边道路,扩建中的杏花大道也即将动工建设,城镇功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