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石河子垦区:种出好棉花 扛稳“粮袋子”

作者: 叶红 胥荣芳 魏荣 郭兵    来源: 八师党委宣传部    日期: 2022-10-11

  1980年,石河子皮棉单产36公斤;2021年,石河子皮棉单产162公斤。

  透过数据,我们看到了石河子棉花生产的飞跃,也看到了石河子在发展优势农产品、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作出的努力。

  迎着和煦的秋风,站在兵团第八师143团农1连职工夏先华的棉花地里,眼前是一望无垠的棉田,在微风的吹拂下荡起一层层白色的浪花;远处连绵起伏的天山山脉,伴随着阳光的变化披上了不同色彩的霞衣。

  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棉花看兵团,兵团棉花看石河子。作为全国重要优质棉生产基地的石河子,今年棉花种植面积349万亩,占全国的1/12、全疆的1/10、全兵团的1/4,总产量占全国的1/10、全疆的1/8、全兵团的1/3;2021年皮棉质量“双29A+B”占比达54%,居兵团前列。

  由小变大,从大到强,石河子种出“好棉花”的秘诀是什么?八师石河子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康东岭介绍,选择优质高产品种,全面使用“矮密早”栽培模式、节水滴灌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全程机械化和建立精准防灾减灾体系六大技术集成,是提升石河子棉花品质、增加生产效益的有效办法。

  依靠“六大技术”集成,石河子把好优棉源头,做好良种推荐,实现棉花品种“一主一辅”搭配,保持了棉花生产主栽品种的连续性和棉花品质的一致性;在兵团率先推广棉花“矮密早”栽培模式,示范引领了新疆棉花的种植模式;1996年开始,率先在兵团推广膜下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上摸索出了一条有效的途径,现已走在了全国前列;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6.5%,主要农作物的耕种收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其中棉花机械化采收率达98%以上;建设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加大重大农业病虫害防控、重大动物疫情、防汛抗旱、重大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和应急救灾物资储备调运等能力建设。

  另外,师市出台《八师棉花全程质量管控技术规程》《八师“银力”牌棉花质量管理办法》等制度,严格采收监管程序,规范收购加工环节质量,突出优质优价导向,强化棉花产业链质量协同管理。确定121团、133团、134团、141团为兵团棉花质量追溯试点团场,实现从种植到加工的全过程质量追溯。

  在做好优棉增效的同时,石河子扛稳“粮袋子”,坚定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格执行粮食安全师团“行政一把手”负责制,按照“区域平衡,口粮绝对安全”的要求,确保粮食作物丰产丰收。

  143团是八师粮食种植大团,粮食种植面积连续3年保持在10万亩左右。今年,经专家组现场测算,该团16连的滴灌冬小麦高产示范田亩产达842.89公斤。

  “我们根据气候资源条件划定小麦主栽种植区域,并通过政策组合引导、实施良种工程、推广应用滴灌小麦‘井字型’播种技术等措施,单产取得突破性增长。” 143团党委常委、副团长谢星光说。

  今年,石河子粮食种植面积为36.45万亩,同比增长51%。为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种粮效益,石河子开展了主要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集成优良品种、高新节水、合理密植、水肥运筹、系统化调等技术,在各团场开展多点高产试验、大面积示范,力争用2—3年的时间创建一批春小麦亩产650公斤、冬小麦亩产800公斤、玉米亩产1500公斤的高产田,形成小麦、玉米、大豆高产技术模式,提供可看、可学、可借鉴、可复制的高产模式。

  白银般的棉花、金灿灿的小麦、黄澄澄的玉米……是丰收的讯息,也是稳定团场职工增收的基础,更是石河子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底色。

  当前,天山北坡石河子,沃野中一幅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5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