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聚八方英才 建美好新疆

作者: 张艳芳    来源: 新疆日报    日期: 2022-10-09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支撑力量,建设美好新疆,必须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制定实施《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自治区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抓住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研究走好具有区域特色人才发展之路的路径方法,累计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3.8万名,设立100亿元人才发展基金,营造近悦远来的用人环境,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在天山南北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共同建设美好新疆。

  破藩篱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阜康市九运街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技术员马光中怎么也没想到,在基层干了37年,居然能凭借过硬技术,突破乡镇职称晋升“天花板”,评上正高级职称。“原来乡镇专业技术人员最高职称是副高级,能评上正高级真是太开心了。”马光中说。

  2020年,昌吉回族自治州在全疆率先开启乡镇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出台了乡镇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办法,对乡镇参评人员放宽学历、论文和科研成果等要求,极大激发了人才的干事创业热情。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十年来,自治区围绕放权松绑减负搞活,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通过一揽子改革措施,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今年以来,以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抓手,自治区紧贴各类用人单位和广大人才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放权松绑与约束监督相结合的人才管理机制,推动牵引作用强的政策措施率先落地。

  自治区在机构设置、编制使用、职称评聘等方面梳理了授权事项清单,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可直接认定高级职称,基层人才实行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技能人才可“以赛代评”“以项目代评”直接认定相应职业技能等级……十年来,通过不断改革人才评价制度,极大激发了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的倾向,乌鲁木齐市实现自主评审20个系列67个专业的中级、初级职称,工程、经济、中小学教师、卫生健康4个系列(专业)的副高级职称,成为全疆承接职称评审系列(专业)范围最广、专业数量最多的地方。

  与此同时,自治区加大力度为人才减负,明确一线专家人才一律不参加与专业无关的工作,通过开展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等,打破束缚人才发展藩篱,人才“红利”持续释放,激励各类人才在新疆扎根奋斗、各展其能。

  勇创新 各路英才聪明才智竞相涌流

  7月22日,克拉玛依市举办首届“才聚油城揭榜挂帅”人才项目现场签约会,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思珣等5名专家与该市相关单位和企业进行了现场签约。揭榜项目涉及高矿化度油藏提高采收率新技术研发等,将有力促进油城经济社会发展。

  7月以来,新疆绿色矿业发展院士论坛、“院士新疆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产业振兴创新发展”院士论坛等吸引了众多目光。百余名院士齐聚新疆,以院士论坛、组团调研等方式了解新疆发展现状,用专业“最强大脑”给众多领域把脉支招,为建设美好新疆献智赋能。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十年来,自治区紧紧围绕推进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创新机制引才育才用才,用好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对新疆的重点支持项目,实施“天山英才”培养计划、“天池英才”引进计划等自治区重点人才计划项目,入选国家重大人才计划专家149人,培养培训各类人才120万人次,千方百计集聚各方面人才为我所用。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今年以来,我区围绕推动事关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坚持需求导向、着眼高精尖缺,突出为打造八大产业集群布局人才链。自治区组建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支持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揭榜挂帅”集聚高层次人才、支持重点园区引才育才等具有整体拉动作用的重大人才项目,大幅提高经费资助额度,不断优化领军人才发现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持续提升引育人才质效。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十年来,我区积极引导人才扎根基层贡献才智,通过推进“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开展“专家学者基层行”、万名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行动等,让更多人才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

  放眼天山南北,农民、企业能找到专家,专家把论文写在田地上、车间里,越来越多的各方人才在基层一线建功立业,为新疆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重“造血” 打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援疆干部人才是推动新疆发展的宝贵资源。十年来,自治区对援疆干部人才充分信任、大胆使用,让他们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领域、关键岗位、重大工作中尽施才华,在提升受援地各项工作水平的同时,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2016年以来,7个援疆省市96家高水平医院“组团式”支援新疆8家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600余项、填补当地空白780余个、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达95.5%以上,大大提升了受援地医疗水平。

  与此同时,创新拓展“组团式”援疆领域,在186所学校开展教育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同时开展中央单位“小组团”援疆工作,推进“组团式”援疆向疾控、妇幼、科技、农业、文化、考古、产业发展、园区管理等领域拓展。

  援疆既要“输血”也要“造血”。“医疗援疆更重要的是培养当地医疗人才。”江苏援疆医生、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杨杰说,这几年,通过协调克州医务人员赴江苏省人民医院进修、定期和江苏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开展5G手术演示及联合查房交流、“师带徒”结对帮扶等措施,前后方联动,线上线下结合,江苏优质的医疗资源和技术帮助克州医疗人才队伍逐渐成长起来。

  培训新疆干部人才347.6万人次,帮带培养受援地各类干部人才16.1万余人,选派2万余名干部人才到援疆省市、中央单位挂职锻炼,为受援地柔性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8.7万名……十年来,我区依托援疆省市和中央单位智力优势,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对口援疆综合效益持续显现。

[责任编辑:盛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56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