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徐亚荣:女博士的心愿

作者: 邓芸 周恃玉    来源: 乌鲁木齐石化公司    日期: 2022-02-28

  齐耳短发,穿一身有些泛白的牛仔蓝工装,阔步走在放大实验装置区的徐亚荣,显得格外干练。

  作为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研究院副院长,她每天的工作是快节奏的。“石油化工领域技术飞速发展,没有紧迫感、危机感,很难跟上时代步伐。”徐亚荣说。

  从事石油化工科技开发工作23年,徐亚荣先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推广应用科研成果3项,是乌石化公司科技战线上的杰出代表。2022年,徐亚荣被评为第七届自治区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徐亚荣有两个爱好,做科研和慢跑。徐亚荣说:“做科研,就像一场马拉松,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失败。科研项目在出成果之前,都是自己和自己比赛,要一次次战胜倦怠、消极、怀疑,只有坚定信心,才能迎来最终胜利。”

  C5催化剂是炼油厂一项装置中必用的催化剂,长期依赖进口,且供应商每年都会提价。“不能总是受制于人,我们就不能研发和生产吗?”2014年,公司C5催化剂开发科研项目小组成立,徐亚荣加入其中。

  从那时起,徐亚荣和小组成员开始了攻关重任。白天,他们进行试验运行;晚上,分析和调整参数,这种工作状态持续了数年。

  科研攻关中,徐亚荣带领团队分秒必争。研发初期,需要8000多个小时连续运行实验,以获取足够数据。“徐老师长期泡在实验室,每天晚上八九点钟打电话,她基本都在单位,周末也基本在单位加班。”徐亚荣的学生魏书梅说。

  2017年,经过自主研发的C5烯烃骨架异构化催化剂首次在炼油厂40万吨/年轻汽油醚化单元进行工业试验,工业试验标定表明,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进口催化剂水平,实现了催化剂的进口替代。该项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大大降低了装置的产品加工成本,每年可为公司节约1200多万元。

  与C5催化剂研发难度相差无几的还有增产芳烃原料。2010年,乌石化公司百万吨芳烃装置开工生产,一方面苯产能在提升;另一方面PX(对二甲苯)原料不足,装置无法满负荷生产。如何对低质轻烃产品进行有效利用,增产芳烃原料,成为摆在徐亚荣和同事面前的一道难题。两年间,徐亚荣不断翻阅资料、大量调研,最终将思路锁定在甲醇耦合轻烃改质增产芳烃原料技术上。由低质轻烃转化生产甲苯、二甲苯,可满足快速增长的芳烃需求。

  2021年,徐亚荣带领团队完成了这项技术20万吨/年工艺包的编制和评审,形成了具有集团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具备推广应用条件。2022年,攻下一系列难关的徐亚荣依然忙碌,她带领的20多人研究团队,正开展着9项课题研究。

  从技术过硬、注重创新的女博士后,到传道解惑、授人以渔的团队核心,徐亚荣说:“我最大的心愿是帮助团队在技术上进步、在技能上提升、在创新上有作为。”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42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