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乌石化通过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实现减排增效

作者: 马媛 马中江    来源: 乌鲁木齐石化公司    日期: 2022-01-12

  1月6日,乌鲁木齐石化公司检维修中心维修一车间人员吉米娜·加帕尔正在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泄露检测仪器进行校验,常态化做好检测设备日常维护,确保采集信息真实有效。

  自2017年开始,乌石化统一购进检测设备,积极推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检测及漏点消缺工作。检维修中心维修一车间在公司和设备检测院的指导下组织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检测学习。经过脱产培训,目前有150人的检测队伍致力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检测工作,为各装置生产区域内的泄露检测与修复打下坚实基础。

  双肩背着5公斤重的检测仪,左手拿着手操器,右手举着和检测仪相连的采样探头,穿戴好这套标配行头后,检维修中心人员吕新强开始了一天的检测工作。只见他穿梭于塔林管廊之中,攀爬在铁塔之上,按照手操器任务包里的定位提示,找到密封点进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泄露检测。

  “这项工作点多面广,装置中具有动密封结构的泵、压缩机、搅拌机和具有静密封结构的法兰、阀门、开口阀、释压阀、采样阀等管道组件都在我们的检测范围内。检测过程还涉及高空、有限空间等多种作业,我们必需按照安全标准做好检测风险评估,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同时给工艺设备来个全身体检。”吕新强说到。

  看似简单的一项工作,操作起来却着实考验着人们的体力。遇到密封点位置不佳时,检测人员需要单膝跪地,背着仪器爬直梯,高处还带着延长管检测。8月暑热天气,每人每天最少检测300-500个点次,走路行程高达上万步,在闷热、嘈杂的环境下,工作服后背已经被汗水浸透。

  根据年度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计划安排,从每年2月下旬开始,乌石化公司便对常规密封点开展统筹及作业指导卡编制工作。3月起,每个季度的检测计划和增补计划按照全公司47套装置定量化分配到VOCs综合管控系统平台上,以创建、下载任务包的形式复制到手操器上,车间就可以安排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测了。

  数据分析工作是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的第二个战场,有时日平均检测量会高达7000-10000个左右。这需要人员从检测仪中导出检测数据,逐一上传至VOCs综合管控系统平台。负责数据汇总、分析工作的依明古丽逊·艾力拿出维修工单介绍说:“在每个人的检测点数和结果上传完毕后,如果发现设备有漏点,我会在维修期限内创建并下载维修任务包,打印维修工单,安排车间人员及时消除漏点并进行复测工作,复测值会在第一时间反馈到VOCs综合管控系统平台。”

  为有效监控整个生产区域的空气质量动态变化,检维修中心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划好“责任田”,根据《公司总烃挥发性有机物(TVOC)监测方案》实施网格环境监测。对公司厂区按照200m X 200m网格布点、编号,涵盖了涉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的所有生产装置区、存储区和公用工程系统。

  此外检维修中心还根据设备检测院的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成效评估结论,对需要更换的加热炉火嘴金属软管、堵头、阀门等材料进行采购储备,结合数据制定检维修策略,有计划地、有针对性的开展在线堵漏、消漏作业,使企业污染物减排工作由凭经验、凭感觉、粗放式治理向工业化、信息化、标准化转变。

  “我们要结合公司开展的设备完整性体系建设,强化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过程控制,对查漏、修复、复测、数据评估实行闭环管理。”检维修中心设备科专工王卫军在记者采访时说到。检维修中心严格设置组织机构,强化监督检查,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人员配备和设备优化工作,并且全力做好检测仪器的维护管理和使用培训,按照“点多专用,点少共用”的原则合理分配检测仪器,对检测不可达点采用红外气体摄像仪进行系统成像扫描。

  2021年10月,检维修中心维修一车间抽调15人顺利完成周边企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检测工作,并对实施项目内容结果和资料进行整理交接,为乌石化提质增效开拓外部市场。

  2021年11月,检维修中心已完成全年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检测计划,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实现了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双收益,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绿色低碳企业增值赋能。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5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