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沙海老兵杨世福:“把忠诚献给祖国,无怨无悔!”

作者: 周倩    来源: 新华网    日期: 2021-12-28

  新华网乌鲁木齐12月28日电(周倩)“1949年12月5日,我们奉命解放和田,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急行军时鞋底都磨透了,战友们就打赤脚穿过沙漠……”

  绿色军帽、一身干净利落的军装、腕上戴黑色的电子表,纪念章庄重地挂在胸前……回忆往事时,90岁的杨世福端坐在沙发上,身子笔挺、目视前方、语速飞快地讲述当年经历。

  在乌鲁木齐新市区莱茵庄园小区的一栋楼房内,我们见到了沙海老兵杨世福。老人的讲述,把我们带回到那段兵团人在大漠深处铸剑为犁、屯垦戍边的英雄岁月。

  1949年12月5日,杨世福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的1800余名战友从南疆重镇阿克苏出发,昼夜行军17天,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于12月22日胜利解放和田。

  1952年2月,按照中央的命令,这些刚从战争硝烟中走出来的军人,征尘未洗又走向荒原,就地转业屯垦戍边,把根深深扎在昆仑山下、大漠腹地,把一生献给祖国边疆。

  排长张友林当了水管员,机枪班长汪传德当了兽医,战友李炳清当了水库大坝的看守员,战友董银娃当了拖拉机手,杨世福自己,则当了放牧员……

  “不占群众一分田,戈壁滩上建花园!”在屯垦初期,面对长满芨芨草、梭梭、红柳的戈壁大漠,缺少生产工具、缺少种植技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杨世福和战友们自己种菜、种粮,所有人拧成一股绳。

  没有房子住,战士们就挖地窝子;开荒种地,没有牲畜,就用人拉犁耙;没有工具,就自己做扁担、编筐子。战士们用小推车推走一座座沙丘,用坎土曼砍断盘根错节的杂草根系,用人拉肩扛的方式,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开垦出万亩良田,建起了四十七团。

  “当时,十五团一营修公路,二营在洛浦县开荒,三营在墨玉县开荒,战士们学过木匠的就去制犁开地,学过铁匠的就去打铁造镐,大家都抢着干争着做,热情高涨……”杨世福回忆说。

  在开展大生产的同时,战士们大力发展工商业,先后发展了轧花、皮革、纺织、采煤、发电等工业,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增进了民族团结。他们还积极发展科教文卫事业,为促进团场发展、支援地方建设、促进社会进步等培养了大量实用型人才。

  1994年,老兵去石河子参观,向广场上的王震铜像汇报:“报告司令员,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二军五师十五团的战士,我们胜利完成您交给我们的屯垦戍边任务,您要求我们扎根边疆,子子孙孙建设边疆,我们做到了,我们没有离开塔克拉玛干,我们的儿女也都留在了和田。司令员,您听,我们为您唱首歌吧!《走,跟着毛泽东走》,预备唱!”老兵们一起唱起来。旁边围观的人也一边鼓掌一边哭。

  “踏上这片土地,一留就是一辈子。”杨世福饱含深情地说。

  年轻时的“杨世福”们听从号令来到南疆边陲小城,交付半生。如今老兵们逐渐逝去,但是他们的子女大部分留在了南疆。2020年8月12日,杨世福的战友董银娃在四十七团逝世,享年93岁。董银娃一家四代22口人,不少人在大城市上过大学、经过商,也曾走出过新疆,但受董银娃的影响,他们最终全都选择回到南疆。

  “父亲在世时常说,屯垦戍边是党交给他们的任务,自己老了,孩子有义务担起这份责任。”董银娃的小儿子董万军说。

  从万古荒原到万顷良田,从黄沙弥漫到城镇繁华,如今的四十七团,枣林丛丛、瓜果飘香、高楼林立,军垦新城风姿绰约。“扎根新疆、热爱新疆、屯垦戍边”的老兵精神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引领着一代代兵团人扎根边疆、建设家园。

  “军装脱了,可军魂未丢;老兵老了,但军魂还在。我们把忠诚献给祖国,无怨无悔!”杨世福说。胸前的纪念章依旧崭新锃亮。

  离开时,杨世福起身蹒跚着相送,采访团成员依依不舍地围拢到老人跟前,郑重地握手道别,传递着由衷的敬意。如今这紧握的双手,似乎已不再那么有力,历经半个多世纪沧海桑田,他们沙海逐浪,用血肉之躯披荆斩棘,于荒野处,踏出一条路,把幸福留给后来人。

[责任编辑:杲均丰]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04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