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记忆 尼雅遗珍”
和田地区博物馆启动“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
活动现场歌舞表演
新华网乌鲁木齐5月18日电(李梦婷、实习生徐琬璐)5月18日是第45个“国际博物馆日”,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围绕“丝路记忆 尼雅遗珍”主题开展歌舞表演、非遗时装秀、文创展示、重塑精绝、流动展览等系列活动,从内容上将文化遗产保护、体验、传承形式串联起来,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和田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杨英在活动启动仪式上表示,开展“丝路记忆·尼雅遗珍”活动,是庆祝“5.18国际博物馆日”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入挖掘、有效运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相结合,广泛传播普及非遗传承和文物知识,不断提升和田各族群众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力,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坚定文化自信,增进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和田故事。
游客在博物馆内参观
游客在博物馆内参观
和田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模特队现场表演非遗时装秀
和田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模特队现场表演非遗时装秀
和田地区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1981年在各县市征集文物的基础上建立了“和田文物陈列室”。2020年5月18日,和田地区博物馆(新馆)多次优化后,正式开馆,用全新的面貌展现了和田深厚的历史文化。新馆分为和田历史文化展厅、尼雅遗址专题展厅、临时展厅、文创体验厅等四部分,馆藏文物3272套,9553件,其中珍贵文物559件,另有约2000件文物标本,660余本古籍,近800件民俗类物品。与此同时,新馆通过多媒体技术,增加展示与互动手段,全方位、全景式、全信息、全过程地展现和田的历史和文化。
画家现场在桑皮纸上创作
当日,非遗时装秀、文创展示、非遗体验等活动在博物馆文创体验厅陆续开展,观众在现场近距离感受了桑皮纸书法、艾德莱斯纺织等传统文化。
文创展示区一角
文创展示区一角
活动当天,在北京举办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上,和田博物馆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和田历史文化陈列展》荣获第十八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是新疆众多博物馆中第一个获得此殊荣的博物馆。
活动现场歌舞表演
活动现场歌舞表演